条水蛇,赵清虎没拿来劳烦董大夫,直接给王老头了,收了他五十个铜板。
清水镇消费力有限,赵清虎担心两车鱼卖不完,便把大头拉去县城。
赶到县城集市,这里跟清水镇不一样,有市吏在看管,是要收税的。
大渊朝轻徭薄赋,农税不算重,这商税更是轻,三十抽一,典型的古代商税水准。
皇帝老爷跟他的官僚系统是真的不知道,这片大地上究竟谁最挣钱,一直死死盯着那点土地农税,算是时代的局限性吧。
当然了,如今这个生产力水平,想要公平、公正收上来商税,也是不容易的。账务往来,假账真账还真不好查。
还是农税简单,丁口税简单。多少旱地收多少小麦,多少水田收多少稻谷。丁口税,有几个喘气的就收几个人的丁口税,按照皂册收,简单的很,中间没有多少弯弯绕。
封建社会,皇权不下乡,只有简单才能把税收上来,而且下面的官僚系统也不容易钻空子。
复杂了,那漏洞也就多了,绝对是更加容易出问题。
就比如丁口税,小孩子、壮劳力、老人、男男女女都收一样的丁口税,明显就是不合理。
但是,你要说小孩子、老人少收一些,下面立马就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收税的官吏,就能指着你六岁的儿子,怀疑他十八岁了,是侏儒。
至于王员外家那七尺高的儿子,那是病,大夫都说了,吃太好撑起来的,实际上他只有十岁。乃至于,县令家小舅子的丈母娘,你是眼瞎吗,她都八十了,就因为保养得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