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命符吧。
这些个大将都将在这次战役中战败,下场肯定不咋滴,痛煞老朱我也~
朱元璋狠狠瞪了一眼朱棣:“败家子。”
朱棣又生气又委屈,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说完朝廷,我们便来说说燕王朱棣这边的阵容。朱棣这边的阵容只要分为四个部分,北平、大宁两都司主力,以及之前打了胜仗之后投降的朝廷降军,以及陆续投奔他的蒙古贵族和蒙古降丁。
朱棣这边仅仅这四方人马罢了,到这里是不是真的很想不通!这人员配置,朝廷到底是怎么输的。】
天上画幕遍布整个大明,此时此刻,所有被提及到的大将也都在疑惑这个问题。
兵力如此悬乎,虽说李景隆废物尔,但这么将领,或许此刻洪武十三年,有些还是稚嫩的小将,但画幕也说了,这些人在建文帝时期,都是镇守边疆的悍将,到底如何输的呢?
这一刻,将士们,抓心挠肺,不外乎如是,旷世决战,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望向天空。
【这里我们要说到白沟河之战,它分了两天,第一天主要是双方互相试探,总不可能你一上来就开打,就直接干,是吧?所以第一天呢,则是两军的前哨战,双方试探性作战。
我们说了,朝廷四十万大军,燕军十万大军,这个阵仗在战场摆开来,阵仗必然十分宏大,当时的列阵范围几乎是跨越了当时三个县的地域。
因此,两军的第一试探性作战便是骑兵前锋接触战,游弋部队对冲,主阵地各自选择核心阵位展开方位,进行火力侦察。
朱棣这人真能处,有战他真的是第一上,在燕军的前哨游弋部队中,就有朱棣本人的身影。这一点李景隆那边就输了。我们都知道,大将以身作则,带领战士冲锋陷阵,是多么鼓舞士气的行为。】
朱樉闻言,猛地吸了一口气,“老四,你这般,若真是有个万一,岂不竹篮打水一场空。”
打战不就是大将坐镇后方,在战场上指点风云嘛?怎么还亲身上阵了呢?
朱棡也是皱着眉头,不赞同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此刻眼底一阵热烈的朱棣后,“老四倒是有胆识。”
说罢他瞪着朱樉、朱棡骂道:“行了行了,你俩懂个屁。别说了。”
【古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朱棣他敢这么做,必然是对自己有所凭仗,在此次靖难之役之前,朱棣早已经经历过大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