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个活计就是嬴政跟刘彻都不陌生,他们也是去观农过的,这个贫困村没有机械化,用的仍是延续了多年的人力收割,十分辛苦。
\n
但水稻的收成,在三人看来十分对得起他们的辛苦,这个地方在本省也偏南,湿热,十分适合水稻生长,平均亩产能有八百斤。他们之前看抽穗只知道产量会不少,但也没想过竟然会这样多。就像嬴政之前所想,哪怕是缺水的地方再修个郑国渠引水来种也值了。
\n
李世民已经足够震惊了,赢政知道具体的产量之后更是心中巨震,甚至都没继续矜持下去,同刘彻一样,亲自去帮着陆根水脱粒称量运回来晾晒,仿佛不这样不能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n
“八百斤。”累了一天的刘彻坐在堂屋里眼睛发直,喃喃自语。
\n
他甚至没换算这亩产在自己大汉是多少,就一直念叨着八百斤。
\n
赢政好一点,他还没有开始自己波澜壮阔的后半生,而前半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忍中学习,耐性要比刘彻跟李世民这两个受尽宠爱长大的爹宝妈宝要强得多。
\n
但是他内心一点也不比刘彻受到的震撼来得小。他这几天已经在田边用脚步丈量过,把这里一亩的大小,跟他那时候的一亩地大概换算过,也同样估过两边斤两的不同。
\n
而他那个时候水稻亩产才多少?一百多斤!
\n
不足八倍,但六七倍是有的。一亩地多七倍,百亩地呢?千亩地呢?稻产是这么多,粟呢?黍呢?麦呢?
\n
难怪陆根水只种了那么两亩地,他们原来只用目测,到底不是老农经验不足,估计得还保守了。他们对陆根水种的田,只当是年纪大了干不动太多,全靠外面儿子寄钱回来供养。现在看来,只作口粮,两亩地的产量也是够了。
\n
就是不知道这里的租税占几成,口赋或是军赋又要交多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