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现在的秦军正在享受“高速便利”。
\n
如果韩信真在长平战场上掌管赵呢?
\n
他最担心的后勤保障是目前令人抓狂的问题。
\n
事实上,就在赵括发动长平决战之前,当秦国能够按时将巴蜀关中的粮食运送到前线时,赵国的后勤补给几乎耗尽。
\n
八个月的苦战消耗了赵的粮食库存,甚至出现了“请小米和而不听”的尴尬事。
\n
如果像前主帅廉颇一样留在昌平,第一个崩溃的将是赵本人。
\n
因此,在火线上任的赵括,会集结军队,愤然出击,然后在秦军的口袋里全军覆没。
\n
如果廉颇被韩信取代,他还是留不住,他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n
当然,这虽然是个难题,但不能说赵括没有错。
\n
在实力和战略形势严重不利的情况下,这样的拼死进攻无异于赌一把,没有任何胜算。
\n
这样的错误,当然不会是拥有极大军事智慧的韩信所为。
\n
但“韩信救不了长平”的第二个原因也在这里:长平决战前的战略形势,对于选择进攻的40万赵军来说是“死战”。
\n
赵括接手时,秦赵之间的战场形势是这样的:因为赵失去了自己的政党,失去了地理优势。晋东南的重要地方都在手中,所以赵在长平战场上只能屯兵在长平以北的平原上。
\n
街对面的秦军怎么样?
\n
但是在昌平西南的山谷里很容易。
\n
欲攻赵,能言能战。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