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隐隐与天道相合。
“老大,这是……”
“天人感应,这是天人感应!李公子到底是何等人物?竟能与天道交感相应,莫非是寒山书院上院,隐藏的读书种子?”
天人感应,儒家最著名的大道神通之一,非儒门天骄,绝代醇儒,不可悟得。
郭横北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有一境的李往矣,竟然能施展天人感应,与天道交感合契。
难怪他敢试请天地封正。
这是行非常之举,必有非常之手段啊。
就在这时,李往矣以三炷香置于香案祭天,以三炷香插于地坛敬地,随之拿起放于案上的奏表。
胸中九千八百道浩然正气同时激荡,尔后肃然清朗的声音,响彻天地:
“大魏天宝五年,有女冠自中土踏海而来,过横州,因见余阳诸县瘴多而戾繁,恐多生妖邪,不与人居,遂于秀峰之岭置一桃簪,以为镇印。
桃簪既置,天雷涤之,风雨催之,霜露涵之,越三年,簪壁见绿,秀峰孕灵,乃为新芽,此诚应天时而生,赖地利而长也。
新芽挺拔,即为桃木,木生则戾气散,桃长则瘴雾消,盖因有灵之木,能养多福之土,山水变焉。山水有灵,而后民生有幸,种粟植稻皆丰产而无病灾,至今三百年矣。
噫,此非行至善而成大德哉?
然则桃木积德,而鬼蜮窥之。有一人魔,生于污邪,长于龌龊,欲成大道,不求诸己,反觊觎桃木花妖之本根灵物。夺而不得,便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