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棠调侃道:“太平县的大户人家可真不少啊!”
杜乔摆了摆手,悄声说道:“不是大户,是县衙先垫付资金,然后再把这些耕牛带回去卖给县里的百姓。”名副其实的公款。
总有人没赶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了这次机会。不如由官方出面,将耕牛带回,再慢慢销售。
一头健牛,只要不死,那就只有保值或者增值的份。
杜乔即将离任,他希望在离开之前能为太平县的百姓多做些实事。
让他们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耕牛,这算是其中一件。
前次北征,绛州出人出力,但最后几层分账下来,落到太平县头上的更多的是羊。
早在并州时,杜乔就想通过白家的关系,从并州大营购牛。
结果白湛很是为难地告诉他,按照两支军队的约定,在南衙诸卫过黄河前,并州大营缴获的牲畜不能卖出山西,至少官方层面是如此。
白湛让杜乔多等一个月,到时候并州大营官方、非官方的牲畜牙子,就会赶着牲畜前往四方交易。
而后杜乔听闻南衙诸卫要沿途甩卖牲畜,两相比较一番价格,杜乔果断地决定从南衙买了。
文城距离太平县更近,意味着运输途中的损耗会更小。而且杜乔对比过双方的价格,差距并不大。
且南衙搞团购,购买数量越多,价格越低。杜乔果断地钻了这个空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