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寇嘉平的首肯之下,杜乔旋即折返临时营地,迅速召集起聚集于此的太平县中那些稍懂文墨的百姓。
将所有人都聚集到几张窄小的书案前,不分自带还是寇嘉平后来补充的笔墨,皆被充分利用起来。众人合力,协助侯俊雄等人起草契约文书。
一般而言,正式的官府红契一式三份,分别由卖家、买家以及官府各自保存一份。南衙图省事,自己那份二十来个字草草了事,余下的两份可不能如此轻率。
只要官员和官印是真的,那么这份文书就是有效力的。
可惜哪怕连杜墨都洗干净手投身到誊抄工作中,依旧是杯水车薪。
太平县此次前来的人数虽逾百人,且多为殷实人家,其中能识文断字者尚不足二十。而敢上场书写文书的,更是寥寥无几。
侯俊雄买了二十六人,不是最多的。零零总总加起来,居然有一百五十余人之多。
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制出三百余份正式的契约文书。
若将任务均摊到每个人头上,则需各自完成三十多页的书写量。这在短短半个下午的时间里,即便是抄到手断,也无法完成。
那些有资格购买奴仆的,无一不是地方上的大户。太平县百姓听闻如果手续完不成,大户们就不能领着他们的奴仆离开,只能在此地继续逗留。
倘若双方分道扬镳,徒留几个买人的大户留在此处继续等待结果。不说情分,光安全问题就足够令人忧心。
右武卫的钓鱼队在周边扫荡,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而这些大户的家丁,正是这支联合队伍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