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战事频频,轮换反倒加剧了边关失守的速度,闻家将便一直镇守北境抵抗外敌。
\n
时日一久,这才引来了周成帝的猜忌。
\n
落得个闻家满门不得善终。
\n
国境也一退再退。
\n
彼时,孙德振见到神似老将军的闻行道,震惊于原来闻家竟还有后人幸免于难,且是闻将军的亲孙子,霎时间泣不成声。自那之后,闻行道便在孙德振的帮助下,花费十余年时间整顿,方达成了如今三万精兵的规模。
\n
此乃足以起义的人数。
\n
闻家将遗志为一个“忠”字,对于继承闻家遗风的将士们而言,他们永远是忠君忠国之辈。一个“忠”字便是他们至死贯彻的军魂,一旦失了“忠”字、散了军魂,便再难打什么胜仗。
\n
过去,闻家将一面稳固军心,守卫北境边疆;一面寻找闻家被冤枉的证据,协助闻行道报仇。
\n
如今闻家大仇已报,且闻家将未帮上太多忙,将士们的目标便又变了。
\n
——变为夺回北境。
\n
知晓此事的闻家将的将士们,没有一个不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赶往新雍门关,追随闻小将军驱逐贼寇。孙德振已到知天命的年岁,征战沙场三十余年,寻回闻家后人之后,此生便唯有收复失地这一个心愿。
\n
收到闻行道做镇北将军的消息,孙德振便第一时间传信给闻行道。
\n
随后,便得知闻行道欲聚兵于新雍门关,发兵收复北境之事。
\n
经过军中多年的耕耘,许多精锐闻家将都已有了官职,非是能随意调离处置的小兵。因此,纵使他们心焦如焚,仍需要守着各自的职位,等待调令才能动身。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