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我们这些没有被精心照顾的野孩子最终成为“什么玩意”的根本原因,正是取决于我们在什么阶段、因为什么破事儿、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有些原因很辛酸,另外一些则很可笑。
或许只是因为母亲被长舌妇嘲笑了一番,又或许是父亲打牌输了钱,甚至是老师在第一次问话的时候出于畏惧而回答得慢了一些,然后就会有一张恶形恶状的大嘴忽然咬过来。
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导致我们成为那个撒气筒,而直到疼痛刺进脑海,无辜的我们却仍然懵懵懂懂。
真可悲。
更可悲的是,伤害远不止于撒气,那些来自于父母常年打架、有外遇、离异甚至意外去世等等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创伤,真的会痛入骨髓。
我不想写这一段,你们自己对号入座吧。
反正不管原因有多少种,结果总是趋同的——
缺掉的那一块,不再能够抵御外部的侵染,所以不管我们以后遇到了多么好的人,再怎么被照料保护,腐烂的部分却还是在向深处蔓延。
于是我们从婴胎时期的至精至和、天生近道,再到青少年时期的茫然愤懑、纠结矛盾,最后到成人阶段的虚伪麻木、蝇营狗苟……一路downdown。
更后面不提也罢,有些人到了这个阶段就死了,只是在很多年之后才埋下去。
行尸走肉到底是谁发明的成语?真有智慧。
溃烂的开始,发生在童年时期总是最惨烈的,童年缺失是一种病变,要用一辈子去治疗,可也没谁敢保证一定治得过来。
发生在少年时期就好一些,孩子多少有些接受能力了,兴许被激发出第二形态了也不一定。
比如我,我打架超凶,第二形态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