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此法发现某官员左寸沉细、右尺洪大,确诊心阳虚衰合并相火妄动,处以交泰丸加减治愈。
他的后代也会他这一手,方言还见过他后人,叫做龚洪海,中医研究院博士,国医大师翁维良的学生(注意是学生不是徒弟)。
其双手把脉可根据患者左手与右手脉象的微妙变化即“阴阳脉”做出比较鉴别,从而得出更精确的诊断结果,并对疾病的发展预后做出准确判断。
那还是方言第一次见到真人双手号脉。
另外相传民国时期的名医张简斋,也可以双手诊脉,不过他是同时给两个病人搭脉,且从不自己写医案,都是口述处方,医案也由人代记,从无差错。
1935年为汪精卫会诊时,左手诊汪,右手诊其秘书,当场指出秘书右关濡滑提示胃癌先兆,后经西医确诊。
传统单手续脉需3-5分钟/人,双手诊脉可压缩至
1.5-2分钟,张简斋日门诊量达
300人次,创民国医界纪录。
今天没想到在陈科冀生身上还能看到这一手。
双手诊脉的难度对于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大的,需要同时处理双侧脉象信息流,合格掌握的中医师根本没有几个。
方言还是学生的那会儿,就专门询问过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反正没听到过类似的中医师,老师还叮嘱方言,不要想这些里胡哨的。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医师,这学习成本实在太高了。
其实这双手诊脉也绝非炫技,用方言的观点来看,这是中医整体观与辨证实质的极致体现。
“我怎么就没想到,还能双手诊脉呢?”
“这样的话效率提高很多啊!”
就在这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