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龟影没入池,威压消散,
江行舟方觉衫襟已被冷汗浸透。
“此灵龟异兽恐怕已修炼至妖帅的境界!”
江行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悸,敛神整襟,踏过文桥。
桥后洗墨池,清澈如镜。
再往前,便是文庙前的惊鸿壁,壁上镌刻着江阴县历朝历代赫赫有名的进士与大儒画像,栩栩如生。
文庙门前,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青铜文鼎。
有资格刻录在文鼎上的铭文,都是本县“出县”以上的诗词、文章,能聚集文脉才气,镇守江阴县百年文运。
在大周圣朝,人人皆可修炼文庙收录、颁布的公众典籍,并施展其中的文术。
然而,文人自己创作的“出县、达府”以上诗、词、文章,则属于文人独创文术。
会被圣庙的“书山”自动记录,具有唯一性。
这些私文,唯有本人自己可以施展文术,旁人无法剽窃或施该文术。
其他读书人仅可阅读这些诗、词、文章,进行悟道,以增加道行。
这便是历代诸子众圣合力开辟文道时,立下的【文道规则】!
江行舟踩着晨色登上青苔石阶,却见庙门紧闭。
正欲敲响门上的兽首衔环,
却见,庙门“吱呀”开了裂开一线,朽木摩擦声里抖落香灰。
一名青衫皓首老吏打开庙门,从阴影里浮出半张脸。
“寒门江行舟,请叩文庙书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