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的皂靴衙役们纷纷掌灯,在县学院内各处点起一支支照明的火把,将县学照的灯火通明。
学政蔡巣已经反应过来,
他顾不上脸色煞白踉跄的县令李墨,神情激动的指着甲字七号考舍。
“文庙三响,必是‘出县’!
是何人,写出了‘出县’文章?
郑叔谦教谕,快~,你速速将那份考卷呈上来!
不必糊名封袋!
让本官看看这诗是何人所著!”
他明知甲字七号是谁,却故意这般问。
这是故意说给县令李墨听——这“出县”是文庙圣裁,可不是他判的!
四位副考官主薄沈砚清、县丞周文远、典吏崔明远、县尉赵铁山,他们四人面色激动。
“是!”
教谕郑叔谦连忙前往甲字七号考舍,取江行舟的答卷。
同时,其他训导、衙役,也在收拢其他蒙生的考卷。
大周科举的县试,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五位主副考官,主考出三场考题,副考官分别判卷,并且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奇才。
五位考官一起评等,一审、二审、三审,最后评定出——童生案首、童生前五甲、三十名童生。
只要其中两场,拿到[甲一],便为童生案首。
若是考官之间有分歧和争执,则主考官有拍板、定夺之权。
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大周圣朝,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