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崖集》。
他已将这《青崖集》翻烂了——从序言到跋文,从诗词到策论,连每处朱批墨迹都反复揣摩。
可越读,心头越凉。
除了一首《柴桑行》诗,勉强称得上出县之作,其余文章.平平无奇!
“怕是再过十年,”
顾知勉抚着书封上积落的薄灰,“这本《青崖集》就会成为吃尘的书籍,放在书斋的书架上无人问津。.难怪我买来此书,上面都是灰尘。”
“这本《青崖集》,恐怕要凉凉!”
众少年们不由心生同情。
“诸兄!”
“我翻遍《青崖集》,发现周院君少年时的文章——”
他指尖重重戳在书页上,“童生时文笔滞涩,秀才时依旧木讷,竟连一篇&a;#039;闻乡&a;#039;之作都没有,堪称平庸。
“直到举人、进士时,才稍见灵气。”
顾知勉摇头叹息,“可即便如此,终其一生,最高成就也不过是那首《柴桑行》,堪堪‘出县&a;#039;而已。”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这本《青崖集》,恐怕连周院君自己都不信能传世。文章一道,实乃他平生软肋!
但,周院君的文道根基之深厚,战力之强横,才气之磅礴,在同辈进士中堪称翘楚!”
他忍不住击节赞叹,很是钦佩道:“如今为江州府院君,修为大成,更是了不得!”
“这就叫少年平平,大器晚成,我辈楷模!”
韩玉圭不由笑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