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冬天,夜幕低垂,月亮宛如一弯新刃挂在天际,洒下清冷的银辉,覆盖着整个人和村。深邃的夜空中,几颗星星若隐若现地眨着眼睛。
人和村是个大村子,属于东西十八团的唐团。大概在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黄河发大水,黄淮地区沦为泽国,新砦乡、龙巩集及其往东,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都被浑浊的黄河水淹没。当地居民纷纷逃走,随后从郓城、巨野等菏泽地界逃来了许多人,他们在此搭起窝棚,开荒种地。郓城、巨野、鄄城的土地属于沙土地,土地贫瘠,大多庄稼的收成不好。而微山湖南经过了多次的黄河泛滥,多次沉积黄河土后,土地则肥沃了许多,更适于耕种。后来原居民返回,看到土地被占,于是争斗、械斗开始。朝廷派钦差大臣曾国藩前来调解,当时中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捻子流窜,清廷疲于应付。曾国藩上书朝廷后,朝廷颁发命令,规定不管原来是谁家的地,现在谁耕种就归谁所有。但官方命令却未能平息民愤,械斗依然不断,还经常发生群体性械斗致死事件。于是官方又下令,从新砦开始向东,划分成一溜十八团,各团委派团总。新砦这里的团总姓唐,被称为唐团总,所以新砦乡这片区域就是唐团;龙巩集的团总姓任,便称为任团,十八团由此形成。每个团包含好几个村庄,唐团从最西边的义和村开始,沿着一条大路向东依次是义和村、人和村、西城村、东里村一字排开,北面还有老东、老西等几个村子,这些村子的说话口音和生活习俗与郓城、巨野地区相同。即便如此,百年来械斗仍未停止。十八团的各村,为了保卫村庄,沿村周圈挖起了护村护寨深坑,坑里灌满水,村头设立寨门,晚上还有人打更。我小时候看到的义和村、人和村、西城村都是这样,村的周圈都是宽大的护村坑,坑里都是满满的水。
人和村村民都是从菏泽的郓城、巨野逃荒而来,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因此,人和村是个杂姓村。
百年来的争斗与艰苦生活,养成了团里人吃苦耐劳、实在踏实的韧性,培养了他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品德,也激发了他们的野性、血性。
这天晚上,刚刚敲过五更的梆子,袁广中站在护村坑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