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看,二舅就知道这不是普通百姓家的马,而是军马,是东洋马。
爷俩正是爱凑热闹的年纪,而且他们本身就从事与牲口、家畜相关的行业,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凑过去。
其实,从远处看那架势,二舅一眼就明白了,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少年是卖家,周围的人有的在闲聊,有的在看热闹,有的在和卖家打着唠。
凡是买卖大型物件、古董之类的,都少不了故事,卖马的自然也不例外。卖家无非是说自己摊上了事,急需用钱,马的牙口、体型、肉膘、体力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无奈又舍不得,最后还要用夹袄袖子擦擦强挤出来的眼角的泪水。
看到我二舅走过来,有人跟他打招呼,我二舅也点头作揖回应。
我二舅走上前去,人群自动让开一条缝。我二舅五六岁就开始放羊,七八岁站在杌凳子上剥羊,十岁起就接过姥爷的衣钵,在江湖上做牲畜买卖。在苏鲁皖边界的十多个集镇上,凡是从事牲畜行业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人和村老袁家的二少爷。袁家二少爷虽然年纪小,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做生意的本事,都令人啧啧称赞。
卖家斜眼看了看走过来的年轻人,并不在意。不过,所谓童叟无欺,我二舅跟他搭话,他还是得回应。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规和行话,我二舅出身于这一行,又天赋异禀,和卖家聊了几句后,卖家就不再小看他了,而是变得严肃起来。
我二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围着两匹马转了两圈,查看了牙口,摸摸肉膘,然后转身向卖家还价。两个人背着其他人,用手比划着价格。卖家露出不屑的表情,还吸溜着嘴。
我二舅也不再继续还价,只是看了看周围围观的人。不一会儿,围观的人就开始散去。在苏鲁皖边界这块地方,只要是我二舅要做的买卖、出了价的,基本上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