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
年的鲁西南农村,初冬的阳光虽不炽烈,却也足够驱散些许严寒。年关将至,村庄里弥漫着一种特有的年味,那是属于乡土的、淳朴的、深厚的过年氛围。
村口的一堵老墙上,一块石碑立在那里,上面刻着“人和”,岁月沉淀、石碑黝黑,似乎记录着乡村的变迁和日子的流转。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与屋檐上堆积的干草相映成趣。门前的小院里,几只鸡儿悠闲地啄食着地上的高粱,偶尔抬起头,用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村里的孩子们在街头追逐嬉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几个小姑娘手里拿着糖人,一边品尝着甜甜的味道,一边嬉笑打闹着。小伙子们则聚在一起,讨论着过年的趣事和年后的打算。
几个老人则蹲坐在村头,晒着太阳、抽着旱烟,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晚年时光,他们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们谈论着过去的事情,回忆着往昔的岁月,感叹着时光的流逝。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柴禾的味道,这是乡村特有的气息。远处传来一阵阵鞭炮声,那是村里人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而放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氛围。这也是这两年的收成还可以,农村的日子总算好了些。
在这个充满年味的鲁西南农村里,每个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和期待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期待着未来的美好和幸福。
我广中舅肩扛着一个包袱,手提着一个帆布包,站在院子里,看着熟悉的一切,不觉感慨,从去湖西军政干校离家,前后六个年头了,现在又回来了。
在湖西供销商业系统多年后,我广中舅就感到自己经常头疼,偶尔还要休息一下,才能缓过来。在经历了入党、收监的磨难后,就向组织打了报告,先回到原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