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过后必须大治,从上到下,认识到了水利工程、河道疏通的重要性,于是连年的挖河开始了。
1958
年,人民公社的旗帜在洋马河畔迎风招展,如同烈火般鲜艳夺目。这里是洋马河工地,洋马河两岸是连绵不绝的挖河工地,河道大部分已经干涸,只有几处未干的河水,在晨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
工地上,人们挥汗如雨,打夯声、口号声、笑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大喇叭里播放着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旋律高亢激昂,激励着人们的干劲。远处的工地上传来机器的轰鸣,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劳动交响曲。
社员们的呼喊声与大喇叭里的歌声相竞,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是这片热土的守护神。旗帜在空中飘扬,似乎也在为这幅生动的画面喝彩。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背,却浇不灭心中的火热与希望。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每个动作、每句话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洋马河畔,这个曾经宁静的河道,如今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前线,几个县的建设者们齐聚于此,战天斗地、多快好省,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革,也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洋马河畔,每一段每一块都被指挥部划分到县,到公社,到大队,到小队,每一块地方都跃动着忙碌的身影。
此时,正是******时期,每家的粮食都不够吃的,只有到工地上才能勉强吃饱,这也是县里主抓的工程,吃不饱饭当然就干不好活。
中午刚刚吃过饭,大家正在休息,人北大队妇女主任康秀云和四小队生产队长袁广良过来了。康秀云的丈夫刘竹云牺牲后,康秀云被我华子舅、商来庆带人救出,送到根据地,伤愈后就又回到了人和村,解放后就一直担任人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