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凡是能节约劳力的“淫巧之物”,政府皆不遗余力地大力倡之。
在新华的发展蓝图里,创新与发展那可是通往未来的不二法门。
嗯,就算搞出一台现代的电器化设备,那也无需太过担心“游手坐食”者会增多。
相反,这只会如同一道道光芒,照亮新华前行的漫漫长路,加速这片新兴土地迈向繁荣昌盛的伟大征程。
此前,受限于钢铁产量的不足,始兴至广丰段的马拉轨道采用的皆为硬木,摩擦阻力较大,而且轨道在长期受压摩擦情况下,会出现磨损过度,乃至断裂的问题。
如今,新华钢铁产量较数年前有了较大增长,年产量已接近六百余吨,在为诸多制造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础上,仍有不少“富余”可供他用,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为此,新华政府便将这条马拉轨道全部采用铁包木方式,使其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条“铁轨”。
要知道,这个时期英格兰、瑞典等国家地区虽建有一些矿山轨道,但几乎全为木质,仅在关键部位用铁钉或铁皮做局部加固。
况且,铁料,向来为欧洲各国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主要用作军工生产,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战争需求,如何会像新华人这般“浪费”的铺设在地面上。
临近正午,轨道施工陆续停了下来,勘测员收了量具和绳尺,被征发的劳工也拖着铁镐和撬杠,迈着略显疲惫的步伐往就餐地行去。
劳工们的饭食还算丰盛,鱼干、土豆和玉米馒头,再加几桶玉米粥,有荤有素,干稀搭配。
新来的移民们吃得津津有味,三口两口先将分发的鱼干填进肚里,然后再抓起玉米馒头,大口大口的吞咽,唯恐自己的动作慢了而少吃几口。
尽管送饭的伙夫不停地吆喝着“饭食管饱”、“不够再添”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