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米的代价去换人家的一担粪肥。
广州城里还有粪行当铺,连称粪水都用上了戥子银秤,那精细劲儿,就像是在称金银财宝。。
在民间有句老话,“千斤粮,万担肥”,说的就是农人望眼欲穿的粪肥经。
崇祯七年的《金陵琐事》里就有记载,城东两伙粪霸为了争抢秦淮河画舫的大粪,三十多人抡着扁担粪叉当街群殴,惊得应天府差役提着水火棍来镇场子。
在家乡广州府番禺县,地方官府手段更绝,六房胥吏勾结差役,给每家茅坑发“粪票”,没这纸片片,收粪的连茅房门都甭想摸。
启明岛上的土地不算很肥沃,甚至不少农田还是烧了林子和草甸改造过来的,这就使得作物产出并不是很高。
此前,他们刚刚移民新洲大陆,在政府组织的拓殖队劳作,田地产出多少跟自己没多大关系,每日里仅需完成屯殖管理人员所规定的劳动定额就是。
可现在不一样了,分到自己手中的那四十亩土地,就是全家的希望,必须得精心伺候着。
平日里,他一有空闲就忙着平整土地,填平那些坑洼之处,铲除高包,残留的树根草茎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一丝不留。
对于养田地的肥力,更是上心到了极点,平日里自家屙屎撒尿,一点都舍不得浪费,全都小心翼翼地堆积在田地附近,等着沤肥。
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四处打听,到处寻摸粪肥,一心想着能多收拢些,全填到自家农田里。
当然,就他所在的村屯,不过五六十户人家,生产的粪肥极其有限,而且每家农人也跟他一样,对这些腌臜污秽看得甚是宝贝。
没办法,很多农人便将目光瞄向了始兴城。
作为新洲第一城,始兴的人口数量已急剧增长至八千余人,几乎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