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寨中,几个印第安孩童在狭窄的街道上嬉笑奔跑,女人们在门口准备早餐,炊烟袅袅升起,与晨光交织在一起。
早餐多是简单的玉米馒头、咸鱼干,搭配着农田里收获的蔬菜,虽不丰盛,却充满了温暖和安宁。
农田位于堡寨周边,规模不大,仅三五十亩地样子,新华人凭借勤劳与智慧,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希望的田野。
地里栽种着土豆以及其他蔬菜,它们在海风的轻抚下茁壮成长。
灌溉水源来之不易,驻守人员陆续挖掘了数座蓄水池坝,上面覆盖了不少秸秆和树枝,以免水分蒸发过量。
纵横交错的暗渠,将这些宝贵的水源引入田中,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
不过,岛上最重要的产出却是渔业,依托周边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基本上可以解决近一半的食物供给。
与渔业紧密相连的是晒鱼干的场景。
房前屋后,庭院凉棚,摆着一排排木架,晾晒着鱼干,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咸香味。
早前,岛上的诸多物资补给皆从新华本部输入,但随着新华-西班牙战争的结束,物资供应渠道随即转向了西属美洲,由两位走私合作伙伴阿拉莫伯家族和加尔萨家族提供。
作为与西班牙走私的海上基地,位于寨子外面的市集充满异域风情。
新华人带着大明的瓷器、丝绸、生丝、苏松,南洋的香料、犀角、日本的珍珠贝、屏风、樟脑,以及新华本土所产的皮革、金属器皿、陶器、马鞍、炊具、玻璃、肥皂、蜡烛、罐装食品。
瓷器细腻光滑,纹路精美多姿。
丝绸色泽鲜艳,质地柔软。
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