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阿瓜约家族在领地内也有一间呢绒作坊,利用自家丰富的羊毛资源,生产大量粗呢,供本地区乃至矿区的中下层百姓所需。
不过,在经营销售走私而来的新华呢绒后,他发现人家生产的呢绒不仅质地、色彩均大大优于自家所产的粗呢,而且价格也并不高出许多,随即便关闭了这家呢绒作坊,转而大规模地采购新华呢绒。
按照他的经营理念,即使新华呢绒的价格略微高一点,市场需求也会非常大,至少可以完全取代进口的欧洲呢绒。
但没想到的是,今年四月,新华呢绒的走私进价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下调了百分之十左右,价格直逼墨西哥当地的呢绒售价。
瞧这架势,新华的呢绒产业在经过两年的快速发展后,已开始露出狰狞的面孔,不仅要取代欧洲进口呢绒,而且还要占领本地粗呢的市场。
虽然,阿瓜约不知道新华人通过什么方法将呢绒的成本压得这么低,但他立即敏锐地意识到,在新华呢绒的冲击下,发展了数十年的本地呢绒产业可能会因此趋于衰败,甚至直至消亡。
不过,他对此并没有报以太多的感叹。
在他看来,墨西哥呢绒业本来就是殖民地畸形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不是隔着一道宽阔的大西洋,走私进口的欧洲呢绒产品需要额外费一笔高昂的运输费,使得其价格比较高昂,暂时无法撼动本地呢绒的市场。
要知道,这个时期,除了尼德兰地区拥有众多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的呢绒工场外,英格兰、法国、葡萄牙等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呢绒产业,其成本和技术都完爆于墨西哥本地的呢绒工场。
若是这些国家的呢绒产品能再压缩一下成本,说不定早就干翻了本地孱弱的呢绒业。
在墨西哥,乃至整个西属美洲,除了农业、牧业,以及矿业,还稍稍具有一点产业优势外(因为委托制的存在,使得众多种植园拥有近乎免费的印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