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拓殖区的人口数量应是维持在5.2-5.3万人左右,在整个北方地区也当属人口稠密之地。
北瀛岛拓殖队除了在原千岛群岛、库页岛等地设立若干移民定居点,还在去年四月间,于原海参崴、纳霍德卡两地成功建立了拓殖点,分别迁移了数十人,并于当地大量收集皮毛资源。
在今年五月,拓殖队又派出了两艘百余吨的武装探索船,进抵黑龙江入海口,然后沿河上朔,一路驶至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今伯力市)。
随即,在此设立了一座小型木寨,并派驻三十余武装民兵。
这座木寨虽然简陋,却在外东北地区扎下了一颗关键的锲子,算是填补了穿越者内心深处的那份遗憾。
当然,这般迫不及待地将势力深入至外东北地区,也隐有掏建奴“后庭菊”的战略用途。
建奴每当遭到兵力损失时,都会派出大量征讨部队,扫荡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地区,捕捉野人女真部落,以填补八旗缺额。
而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地人口“征集”,导致整个外东北地区人烟极为稀少,更是在建奴频繁的军事征伐下,也丧失了应有的地方组织能力。
在遭到外来某个强大势力入侵时,必然无法应对。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按照历史轨迹,再过十余年(1643年,哈巴罗夫摸到黑龙江),穷凶极恶的罗刹人就会从万里冰封的西伯利亚地区杀过来,继而肆虐整个外东北地区。
嗯,现在新华人来了,自当不会允许这种糟糕的情况发生。
不过,北瀛岛拓殖队在外东北地区开辟的几处移民定居点终究距离核心本部有点远,交通和联络相当不便。
基本上是每隔三五个月时间,北瀛岛才会派出一两艘船过来,送些日常物资补给,然后再将该地收集而来的皮毛打包运回。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