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铁山城
毛文龙建立东江镇之初,曾占据以皮岛为中心,包括辽海诸岛、旅顺堡、宽甸堡、镇江堡以及朝鲜王国境内的铁山、昌城等据点,拥兵十余万,收拢辽民数十万。
虽然,毛大帅对建奴战绩多有虚夸之嫌,但东江镇的存在却极大地牵扯了后金的兵力,使得后金在与辽东方向明军作战时,不得不分兵兼顾后方,时刻担心东江镇摸了它的后路。
除此之外,东江镇的存在,对于稳定大明在辽东地区的人心士气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大明接连失地、后金势力不断扩张的形势下,东江镇作为大明在辽东的一个重要据点,让无数辽民看到了大明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希望。
在建奴无情的压迫和残害下,许多辽民纷纷投奔东江镇。
毛大帅对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也是极尽安抚和组织,既增强了东江镇的实力,又避免了更多百姓被建奴掳掠或杀害。
以皮岛为核心的辽东诸岛,面积狭小,土地贫瘠,容不下太多逃难辽民,东江镇遂将大量辽民安置于铁山、昌城、旅顺等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铁山城是东江镇在朝鲜境内最重要的屯田基地,曾一度收容了约六七万辽民,并驻有官兵五千余人。
是时,铁山城设有一城、四堡、二十一墩、一百三十余屯殖点,与海上的皮岛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靠,是东江镇陆上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启七年(1627年)和崇祯元年(1628年),后金两次大规模进攻朝鲜和东江镇,铁山城被攻陷,并遭到后金的彻底破坏,遂就此为东江镇所废弃,沦为一片荒野。
然而,在崇祯六年十一月(1634年),始终龟缩于皮岛的东江镇沈世奎所部,却突然派三千余官兵登陆朝鲜海岸,然后征发数千朝鲜民夫,重修铁山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