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二皇子看着杨恒文那副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的神情,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但眉宇之间的忧色并未完全散去。他总觉得,杨恒文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自己,似乎连棋盘的全貌都还未曾看清。
几番周折,赵无痕的案卷,最终还是被层层上报,送到了大盛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鸿禧皇帝的御案之上。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鸿禧皇帝捻着那份薄薄的奏折,眉头微蹙。
奏折上,京兆府尹和刑部尚书的措辞都极为谨慎小心,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对“罪减一等”此等奇谈怪论的难以置信与请示圣裁之意。
“翰林粮庄……罪减一等……”鸿禧皇帝的指尖在奏折上“翰林”二字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杨家那个看似早已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实则对朝局仍有莫大影响力的老太君的身影。会是她吗?她究竟想做什么?
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先前派人送去赵家的那四个字——“静候佳音”。
难道,这所谓的“佳音”,竟是以如此离经叛道、挑战皇权的方式出现?
这翰林粮庄的背后,究竟是谁在主导?是真的有通天彻地之能,还是在故弄玄虚,借此试探朕的底线?
鸿禧皇帝的目光深沉如海,叫人看不透他此刻心中所想。他清楚,自己对此案的任何一个批示,都可能在朝堂之上,乃至整个大盛王朝,引发一场难以预料的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