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n
“基地首领,我指的是上面这帮所谓的管理人员。”凌子涵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对民众食物的供应量实在太多了。至少应该缩减三分之一,甚至减半。”
\n
维多利亚沉默了很久,缓缓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可那时候已经难以更改长期执行的配给标准。”
\n
凌子涵不解地问:“有一件事我不明白。早在旧时代,液体栽培技术就已经成熟。可为什么避难所的室内农场仍然以木薯作为主培作物,而不是水稻或小麦?”
\n
“难道,仅仅是因为木薯的产量高吗?”
\n
维多利亚笑了:“产量只是一方面。事实上,避难所最初供养的食品主材的确是大米和面粉。但在月球碎片撞击事件之后的第十二年,随着新生人口激增,各个避难所也纷纷改变政策,将每天供应的配给品从米饭和面包改为木薯饼干。”
\n
“人口激增?”凌子涵颇感兴趣地问:“增加了多少?”
\n
维多利亚神情开始变得严肃起来,这显然是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问题:“我之前说过,避难所内部狭窄的空间引发了各种问题。所谓的居住区,其实是一个个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分隔开的床铺,以及单间。建设之初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和利用空间,对所有进入避难所的人进行了严格的身份核查。单身男女的居住区实际上就是集体宿舍。一张床,一个柜子,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私密空间。”
\n
“家庭套房听起来感觉很不错,却是按照两个大人两个孩子标准建造,面积狭窄,两边是床铺,中间仅有一条狭窄过道的封闭式格子间。独立卫生间这种事就不要想了,按照执行标准,每五百人公用一套洗浴、排泄、活动系统。”
\n
“那是一个类似于礼堂的地方。中间的空旷部分摆着被固定的桌椅,平时分发食物在这里排队。两侧的墙边安装有多达上百个水龙头可供洗漱,礼堂正面有一个很小的平台,供领队和组长们召集民众,宣布重大事件与各种规则。左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