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全都心中窃喜,不用搬木头干活,在山里溜达溜达就能挣工分,凭啥不干?
工分这玩意儿,通常就是10分算1个工,也就是干一天活。
农村一个劳动力每干一天活,就记下10分。
而工分并不是钱,没有比较固定的购买力或者说价值。工分的实际价值,就是能换多少钱或者换多少粮食,取决于生产队全年总收入,里面去掉交公粮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按照这一年全队总的用工量折算。
比如一个生产队,全年用工10万,而全年总收入是5万块,那么每工价值就是0.5元。
如果全年总收入是10万,那么美工价值就是1元。
一般成年男人就是“全劳力”,女人因为体力上差一点,通常会被定为“半劳力”。
记工分的时候会根据这个活的劳累程度,定义工分是多少。
比如耕地挑粪,这算是重体力劳动,就是10分/天。
男人10分,女人就只能8;
播种施肥,男人8分或者9分,女人则是7分到8分。
再有更轻松的,像是做饭这种管后勤的,也就给个6分。
这种计分方式会让好多摸鱼偷懒的人过得很舒服,而且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
于是就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很是打击普通社员的积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