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
何雨柱听到梁兴楚的这番话,当即接过姜潮递过来的望远镜,仔细地察看了一下对岸的地形,旋即他便有了应对之法。
“军长,依我的愚见,我觉得咱们如果正面渡江驰援的话,那绝对是下下之举。
没有任何掩体和工事,也不好打阵地反击,更不利于我军铺展开来,发挥人数优势。
这完全就是以我军的短处碰敌军的长处。
依我看,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在这里渡江,去下游安排一座临时浮桥,然后火速登陆,绕到敌军的阵地后方,对临津江阵地的美军予以打击,在前后夹攻下,一定可以拔出这个钉子,为友军打开这个口子。”
38军军长梁兴楚听到何雨柱的这番建议后,当即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何雨柱的这个法子,非常有效,但关键会浪费不少时间,权衡利弊一番后,他决定兵分两路,让113师和一个炮兵团直接去下游渡江,迂回到敌人后方作战。
自己则带着112师和114师支援陷入困境的第64、65军。
敲定好作战方案后,38军也是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在113师师长姜潮的带领下直接前往下游3公里处搭建浮桥。
而38军大部队则是直接强渡临津江,接应受挫的64军和65军。
而38军这一次还特地带了两个高炮营,稍微遏制了美军战机攻击的态势。
不过临津江整个战场的情况对我方是极为不利的,对岸的美军前沿阵地宛如一个血肉磨坊,分分秒秒都有志愿军战士在不停的牺牲。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