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兰泽所撰的贺寿诗词,或许令章慈太后颇感慰藉,使她终得解禁,可离邀月宫。
但离宫之后,仍然寸步难行。
朝堂需要权衡、制衡,兰泽多年未亲政,可用之人寥寥无几。纵使章慈将大权交还少帝,兰泽亦难平衡各方关系——盘根错节的内阁、心怀叵测的东厂、难以调遣的锦衣卫,皆非她所能驾驭。
此情此景下,东厂若与前朝勾结,架空帝王易如反掌,莫说后宫干政了。
但在士大夫眼里,兰泽就是为君不正的典范,怠于朝政,又将权柄交于外戚,倘若她继续一意孤行,怕是有江山易主、国本不稳的前兆,别说宋付意所撰写的《治河策》,竟不得上达天听,细究其故,亦与太后有所关系。
但宋付意如何怨恨兰泽,亦未敢斥她昏庸。
他心知肚明,处于兰泽的位置,其行事并无大谬。况且自古史册有载,后宫干政或权臣辅弼,与帝王的关系皆微妙难言。她们既恐触怒天颜,又惧还政后祸及己身,谁愿轻易放权?
兰泽此刻,正是进退维谷。
她深知成王败寇的道理,若非太后苦心经营,二人的下场不言而喻。
再平心而论,章慈太后身为她的生母,历尽艰险诞育自己,呕心沥血筹谋数十载,二人风雨同舟方至今日,若贸然夺权,岂非忘恩负义?
可若不收归权柄,诸多朝政兰泽难以干预。
譬如去岁冬月,罗家子弟罗向贤本因奸杀民女、强占田产等罪被判斩决。孰料甄毅收取罗家重金,竟敢偷天换日,以死囚顶替,暗中将罗向贤放往浙江逍遥。
于今岁十一月间,这罗向贤又纵人殴毙两名商贩。苦主家人一路鸣冤击鼓,也将先前这桩阴私勾当牵扯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