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明年先打襄阳,这是大汉内部早就定好的战略预案,就连大都督府都已经提前好几个月在做战略部署。
林文昌也不反对,他已经基本适应了,做大汉的户部尚书,就是要面临长期抗压和缺钱没钱的问题。
打仗要钱、建设要钱、移民要钱、分田置镇也要钱,总之样样都要银子粮食。
钱粮肯定是永远也不够用的,积攒下来多少都不够用,只能想办法把所有钱粮一分不浪费的全在刀刃上。
可以说,大汉这边的官员廉政,有大半的功劳在户部。因为户部天天都在盯着有没有人伸手,谁要是伸手了,就是在给他们工作添堵找麻烦,那就正好抄家灭族,财产充公以后还能聊胜于无。
在户部的监管下,大汉的都察院都快没活干了,群天天看账本的来看你有没有贪污,那不比都察院的外行要更专业?
刘骏点头说:“是该打襄阳了,不打下襄阳,我大汉在湖北就坐的不安稳,也没法真正放心去攻打江南。只要伪清江南失,连续失去了财赋、粮仓两大重镇,那伪清便是真的王朝末年,国家将亡了!”
王若愚说:“襄阳城中有我大汉的内应,伪清的文官武将也都被我大汉策反了大半。明年开春,我大汉只需要派出一支兵马,点一把火,就能拿下襄阳。可襄阳拿下容易,如何治理才是麻烦事,不光是襄阳,目前武昌、汉阳、安陆等地方府县,也是差不多的局面。”
王若愚说的其实就是目前的大汉,在湖北面临比较麻烦的事情,军队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官员文吏完全跟不上军队的扩张。
再加上,因为大汉的快速扩张,连续数次击溃了清军绿营、八旗,直接把其他地方农民起义军的自信心给打出来了。
大汉在湖北占下的大半块地盘,只有一小部分是汉军实际打下来,剩下的全是地方农民起义军杀官造反,把县城打下来后换上了大汉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