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蒸汽机铸币
黄仲文指着那枚已经被聂宇放下的大汉通宝铜钱,说道:“大王,此大汉通宝铜钱,是我菱源银场工匠手工打铸出的首批样钱。重约一钱三分,比之伪清乾隆通宝铜钱,铜料更足,样版也更为精致。钱正刻‘大汉通宝’四字,以显我大汉正统,而钱背则暂无纹饰。待到之后正式铸‘兴华通宝’铜钱时,可再行增加刻字纹案。”
聂宇微微点头:“不错,这样版铜钱做的不错,黄卿和菱源银场的铸钱工匠,你们全都辛苦了。”
大汉官铸铜钱已经出来了,就从样版钱的质量上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铜料比之乾隆通宝铜钱足多了,钱重一钱三分,接近乾隆通宝铜钱的一倍。
当然,这一钱三分肯定不可能真用在所有官铸铜钱上,但就算减个一二分的铜料,剩下的也是比乾隆通宝铜钱要重的多。
而且,在铜钱的做工上,明显也是大汉通宝钱要更胜一筹,大汉通宝钱外观金黄精致,有如黄金钱币,而乾隆通宝铜钱却是晦暗粗糙。
这是原始的冶铸工艺下,铜钱需要量产化,来满足民间大量货币流通需求,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做工粗糙,还有掺杂大量杂质。
聂宇重新拿起那枚大汉通宝钱,又看了看手中的乾隆通宝钱,问道:“若是孤要你们现在开始铸造兴华通宝铜钱,那还能不能做到这枚大汉通宝铜钱的做工质量?”
黄仲文有些为难:“大王,莫说我菱源银场没那么多铸币工匠,就算工匠能全部到位,要想达到这样钱的做工,不是不可以,而是这么干的话,铜钱产量必定跟着大幅下降……”
要质量做工可以,那产量就没法满足要求,要不然工匠们顶不住,也没那么多专门负责铸币的工匠人手。
黄仲文又说:“大王,这铸钱根本在于能让百姓流通。既是为了让民间能够自行流通,那也不必要求那么高的工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