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茶盏的举动,指着贾川咆哮道:“连太祖定的赋额都收不齐,你的圣贤书读狗肚子里了?”
贾川竟是无法反驳,圣贤书?他没怎么读过,读过的也早就还给老师了,他想说此事与狗无关。
老郑头劝他:“忍忍吧,眼下没人能帮你。”
贾川意识到之前之所以能混得开,并非只因他如何有本事,而是因他离开黄芦岭的契机,他遇到了朱瞻基。
他赢在起跑线上,前世积累的那点经验才有机会被用上。
眼下他顶着另一个人的名号,没了那棵大树,他还是他,他却不再是他。
贾川想到韩信、勾践……也就能想起这两位,他觉得自己应该收敛一下,忍一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老话咋说的来的?能人大多在民间,只不过他们没有机会展现罢了,自己委屈一下算啥,还有终生没机会发光的呢。
哪知赵光是个记仇的,眼见贾川笑脸相迎了,他也只认为是自己下马威给的绝好,让这个初生牛犊知道了畏惧,可他并不满足,他觉得就此停手不会让这个年轻人长记性,教训一定要给足。
贾川到献县来可没有人提供住处,他要住在县衙廨舍,按理说应是比衙役们住的吏舍要好些,是个单独的,很小的一个院落,原本刚住进来的时候确实还行,哪知几日后,莫说是热饭热菜,便是炭火都少了,老郑头的身份暂时还不是仵作,只是宋声的老仆,老仆有生活经验,带来的行李中竟是有个红泥小炉,他又上街买了手炉,添了两床被褥,又买了些菜肉米粮,锅碗瓢盆的……
赵光生气了,他如此刁难就是为了让这个叫宋声的年轻人亲自来找他认错,只是态度上的变化还不够,他要看到宋声痛哭流涕,痛改前非,而后拿出些什么来……想当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可看他们有银钱买这买那,却不知道往他这儿送,赵光觉得这是点拨的还不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