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说。
东巴不用说,就是賨、獽、蜑、苴、奴等古巴国的后裔遗民。
北氐也很好理解,就是世代繁衍在广汉属国境内的氐人。
而西羌,则是指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汶山郡,境内原住民和南下迁徙的羌氐部落。
因为最初构成的民族太多,结构上有“六夷、七羌、九氐”之分,便被统称为羌。
【注:汶山郡在东汉时期被废置,北部并入蜀郡,南部改称蜀郡属国。后来先主刘备入蜀,将北部复置为汶山郡(就是现在的最后羌人保留地),南部改称为汉嘉郡。】
南夷就更加广泛了。
益州南中五郡,如越嶲郡、朱提郡、益州郡、永昌郡以及牂柯郡,境内繁衍的非汉家黔首,都统称为夷人(后改为彝,是后世彝族的先民)。
【注:东汉时期南中只设五个郡。后来的“南中七郡”之说,是源于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后,划分出了云南郡和兴古郡。】
面对这样复杂的民族构成关系,以往的州牧,都是依托于州郡的世家豪强。
以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州内,积累出来的人望与威信,让那些羌氐巴夷等部落信服,进而形成相安无事的局面。
但刘焉并不想这么做。
因为他如果也照葫芦画瓢了,得益的只是世家豪强!
那些羌氐巴夷等部落,只会念着世家豪强的好,才不会认他这个州牧!
这也是他到任没多久,就派人去寻行五斗米教的张修,直接扔出官位招降的缘由。
有在巴郡布道数十年的张修从中协调,巴人不会对他这个州牧生出不满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