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心中终于有了确切的方向。提笔开始写自己的想法。
\n
表叔写的行商可富国富民这篇文确实精彩,彼此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才能让百姓迅速累积财富,百姓富国家才富,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n
然,表叔可否想过一个问题,行商中有个最为紧要的环节,那就是货物来源,甲地盛产蔬菜,商人收购卖于短缺乙处,自然极好;甲地蔬菜若是将将够吃,商人又在此地收购,又会如何?是强买强卖亦或是抬高价格?无论哪种方法,结果恐怕最终都不尽人意。
\n
故此想要行商利国利民,一定要抓住一点,货物来源必要是盛产之地。我观表叔大多文章,都阐明某件事或有利或有弊,然而凡事一体两面,利弊本就不好界限,这些细枝末节更是可以左右一件事的发展,表叔可以多在此方面想一想……
\n
写完这篇信,孟蝶长出了一口气,将信装好封口:“露微,明儿你安排人给表叔那边送去。”
\n
露微:“保证一大早就送到庄子里。”
\n
另一边,庄鸣接到孟蝶的信看了一遍之后,整个人宛如醍醐灌顶,手忙脚乱的找出以前的文章,庄鸣再次去看立刻就发现了自己文章中的不足。
\n
其实他这个问题孟庭义也看出来了,也教过他,但是吧,孟庭义在读书上那是什么天份?堪称学神级别,不然哪能在那样的家里长大,又无名师指点的情况下,依旧考了个全国第四。
\n
他的几个儿子,孟蝶的父亲孟长生当年考的是一甲状元,二儿子是二甲进士,三儿子是榜眼,四儿子同样是二甲进士,妥妥的学霸一家子。
\n
庄鸣是有读书天份,那得分跟谁比,同孟家父子比,他就是个学渣。最要命的是,学神的教学方法学霸也许能理解,学渣怎么理解?故此孟庭义指点了个寂寞,庄鸣就是不开窍。
\n
庄鸣出身商户,他的老师并不是什么名师,只能看出庄鸣文章有问题,究竟哪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