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纸巾能够抵挡的。
三个小时后,宁采臣基本掌握了网球技巧,已经可以跟杨少华对打了。
对于宁采臣的天赋,众人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来描述了,变态已经不能形容此时的宁采臣。
自从打了企业杯后,宁采臣便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每天除了偶尔参加面试外,其余的时间全部都用在了训练上。
每天的训练时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上运动量比较轻,主要是跑步为主,还有在空地上做模拟投篮和运球。
自从发现能够摆脱完全被数据控制后,宁采臣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空地上进行篮球模拟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连续强制在空地上模拟训练了半月后,再回到球场的时候,投篮时终于有些几分操纵感。
刚开始,宁采臣害怕找回自主操控后会失去数据能量的加持,试了几次后发现,只要数据能量还在,准心就不会丢失。
所以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体内数据能量决定着一切。
运球能力也一样,刚开始是特别扭,随着不断在练习慢慢适应后,回到球场,各种梦幻脚步使出,那种被数据链式的操纵感也越来越淡了。
晨运完后已经是上午10多,回到宿舍补充完能量,中午休息几个小时,醒来后又到健身房继续三个小时的高强度锻炼。晚上就在奥体找人单挑,不过,更多的是自己独自练习,现在奥体里,能够让他兴起兴趣的对手很少,天火工作室的队友们倒也会偶尔来找他打球。
每一天的运动量都极大,支撑他坚持下去的是极大的饭量和十几个小时的睡眠。
自从被数据附身后,只要运动量变大,他的饭量就会随之增加,所需的睡眠时间也会更长。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