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监察御史们常年在外,地方上违法之事写成状子,投递中央, 这些也等着谢珣过目。
每年到这个时候,本就忙着催款核销的度支比部,今岁更是焦头烂额,江淮水灾, 江南冰雹,运河泄洪,漕运出了差错粮食打了水漂……哪儿哪儿都伸手要钱,前线更是嗷嗷待哺。
度支使一张嘴,唾液纷飞,谢珣听得眉心微拢:“跟我哭穷没用,想法子才是正经事。”
屋里静悄悄了一瞬,脱脱瞄着众人,两只漆黑明亮的眼直愣愣地定在了谢珣身上,他好凶呀。
“办法不是没有。”度支使有些踟蹰。
“说。”
“税收的大头不外乎盐铁茶,朝廷应当放宽政策,允许各州府设置茶盐店,这样一来,过往客商的商税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朝廷急于荡寇,重用聚敛之臣是必然,度支使等谢珣颔首,才继续说:
“朝廷可以遣使巡视江南富饶之地,核查州府里的钱谷,命江南诸道俾助军用,以办财赋。千斛以上,朝廷不妨授官。”
这是要公开卖官了,谢珣听得眉头直拧,灼灼看度支使一眼,犹如寒刃,度支使讪讪的:
“江南地方府库必有盈余,拿出来助军,朝廷不必从百姓身上多加盘剥。”
谢珣黑黢黢的眼睛望着他,看不出什么情绪,声音却足够冷漠,说:“朝廷这是与地方府衙争财,压缩他们的经费,为了应付朝廷,最后,他们能怎么办,依旧是要在两税常额外加征百姓。钱就这些钱,绕来绕去,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京官何人不怕御史台?尤其是,这位暂时代领首相职务的谢台主。度支使心里骂娘,暗道你们一个个的吃饱喝足张嘴要钱,老子呕心沥血想办法搞钱,到头来,怪老子不体恤百姓?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