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进程的影响,日本不得不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从1909年到1911年,搭载5座双联装14英寸炮的“纽约”级战列舰和搭载三联装炮塔的“内华达”级战列舰陆续出现在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中,英国海军则在建造搭载5座双联13.5英寸炮的“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铁公爵”级战列舰。各国的战列舰都出现了大型化、航速增加、主炮强化的趋势。
中国除了订造两艘战列巡洋舰,居然与德国合作,吸取了美国技术,开工建造了两艘采用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这对日本来说是不亚于一场大地震的震动。
根据情报显示,日本正在谋求向英国寻求技术支持,甚至属意于英国正在建造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这很好,如果日本真的寻求订造“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外销型号,那么对于日本的战舰国产化道路,将又是一大阻碍。
英国与日本是同盟,很有可能会允许日本订造“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同级舰,英国也很乐意专门为日本进行重新设计改动。
为了刺激日本,李安生甚至授意海军部,传出了正在设计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甚至是下一级战列舰的消息,甚至故意传到了日本高层的耳中。
中国的下一级战列巡洋舰必定也是380毫米口径舰炮,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日本该何去何从?
日本海军的另一个大敌,或者说真正的大敌——美国,从第一级搭载14英寸主炮的“纽约”级战列舰起,美国海军以平均每年两艘的速度建造新舰:“内华达”级2艘(1911年计划),“宾夕法尼亚”级2艘(1912-1913年计划),“新墨西哥”级3艘(1914年计划),甚至,美国已经提出了1915年的预算。
日本海军想以“质的凌驾”弥补“量的不足”。然而只凭借多搭载主炮的方式来与美国海军抗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加上中国的刺激,日本海军开始探讨将战舰主炮再度升级的计划。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