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钢200吨左右,利润颇丰,开工3月所获盈利相当于原投入资本。
现在全世界在炼钢上有如此高技术高盈利的,只有东北,这也是个奇迹,李安生创造的奇迹其实太多太多了。
今年上海的民营轧钢企业也开始发展起来。第一家荣泰管子厂,用进口带钢以手工加工方式复制成焊接钢管,供本厂制造西式铁床专用。由于铁床畅销,带动发展了合兴床厂、公兴铁厂、永兴机器厂、祥兴钢管厂等一批复制加工型企业。随后,民族资本家荣锡九等集资创办大通五金钢管制造厂,用进口带钢复制加工电线套管,产品畅销全市,并外销南洋地区,成为上海市第一家钢材出口民营企业,还带动发展了新成钢管制造厂、大成钢管制造厂等一批钢管企业。永大机器厂、鑫大拉管厂等还用进口无缝钢管通过拉拔复制小规格无缝钢管。
另外,上海新建了一批利用旧料、边料加工钢材的民营轧钢厂,这些企业经济实力、生产规模、装备和职工人数均超过钢材复制加工企业。第一家是由民族资本家任友三和洋行买办鲍和卿等集资合股的中华制铁厂,先后设置热轧机组5套,用拆船钢板及进口的钢板边料作原料,轧制直条和圆丝,供拉丝、制钉和建筑等行业应用,利润丰厚。随后,相继涌现了兴业制铁厂、中国轧钢厂等一批同类型企业。
这些工厂基本都集中在宋教仁所指向的地区,那里成为了钢铁产业基地。
只是一个带动,就使得浦东平地而起一大片的钢铁产业链,虽然归功于东北的炼钢技术与炼钢设备,但是说来说去,还是与李安生的运筹帷幄有关。
上海的几家银行在整个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背后都有这些银行的支持,当初李安生强行推动了上海与江浙的金融业改组合并,成立了以上海银行为首的金融集团,如今终于看到了巨大的作用。
黄兴与宋教仁谈着谈着,忽然都有明悟,李安生从南到北,似乎一直都在忙着布局,忙着为中国的工商业发展铺平道路。
李安生的轨迹,其实便是中国复兴的轨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