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撰写了《海国图志》,望国人能师夷长技攻夷、制夷。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历史等,其中谈到了“船担保”(即水险)、“宅担保”(即火险)及“命担保”(即寿险)三大“担保会”(即保险公司)及其运作。
但是李安生从李平书与虞洽卿等人那里了解到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刚开始紧跟洋商之后创办保险公司的华商与官员们,想出了一个很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险公司推广办法,那就是以古制以及孔子这个先贤来说服客户。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
年,便可存足1
年的粮食,即‘
余一‘
。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
年可积存9
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
事实上,古代王朝也很多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宋朝时由于天灾不断,达到了一个顶峰,常平仓囤积的粮食即便是贪污腐败横行都能够让宋朝应付过连续数波的灾年。
保险从萌芽时期的互助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冒险借贷,发展到海上保险合约,发展到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和其他保险,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保险。
1883年中法战争的爆发引起了上海金融风潮,轮船招商局了陷入了非常拮据的处境,仁和、济和也深受影响。为重振雄风,1886年2月仁和、济和两家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股款都存于轮船招商局。
保险招商局成功地在洋商独霸的保险市场上,为其后的民族保险发展,打开了局面,民族保险公司逐渐多了起来。尽管保险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力量非常薄弱,但是众多分散的力量集聚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容洋商忽视的力量。
1899年洋商成立了上海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