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行,这大冬天的,就到北海去,那什么疗养院,泡泡温暖。哦,对了,五大连池不是咱们家也开了疗养院吗,那个什么药泉山,先到那里去看看。”
药泉山的矿泉久负盛名,这里的矿泉水治疗疾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药泉山下有南泉、北泉和翻花泉等,后在火烧山下又发现了“抗大泉”。
其中南、北二泉用于饮疗,泉水清凉甘辛,具有助消化、止痛、镇静、安眠、利尿等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的溃疡、胃炎等疾病疗效良好。
翻花泉用于洗疗,对于各种皮肤病最有疗效。
初步开发的疗养院就基本都建在这里,都是李安生牵头,锡良也在其中投资了点,老人家为官清廉一生,也应该替他的后代谋点产业。
搞笑的是,如今这里的疗养院里头,住满了许多以前前清的王公大臣,遗老遗少。
就连庆亲王奕劻来了,也是赖着不肯再走,载振从墨西哥回来以后,也一直待在这边,不想动弹。
如今韦镜心兄妹开的旅游公司还组织了到外东北去打猎观光的旅游活动,这些前清贵胄大臣,有些钱财可以挥霍的,都跟团到北海,到外东北甚至庙街等地去打猎观光。
“老毛子也忒狠,从前清割去的这块土地都是和关外一样的肥沃黑土地,原始森林密布,到处都是丰富的资源。河狸、北极狐,特别是黑貂的皮毛,都能卖上好价钱,父亲,你要什么,我给你去打去。买来的没意思,要自己亲手用枪打来的才算。”
为了保持东北与蒙古的生态环境,李安生决意开发外东北与西伯利亚,首要的便是拉拢一大批的富商资本家前来考察。
至于投资,这些资本家会自己看到商机。
而国内的不少报纸与杂志,都长篇累牍的宣传报道外东北与西伯利亚的富庶,资源的丰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