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留对方。
他看过后世段祺瑞的遗嘱,跟宋教仁临终遗言一样的无比感人肺腑:余年已七十有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生平不喜多言,往日曲突徒薪之谋,国人或不尽省记,今则本识途之验,为将死之鸣,愿我国人静听而力行焉!则余生虽死犹生,九原瞑目矣。国虽微弱,必有复兴直道,亦至简单。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余生平不事生产,后人宜体我乐道安贫之意,丧葬力崇节简,殓以居士服,毋以荤腥馈祭。
这份遗嘱,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相当感人,能够作为正面教材来教育人的,可惜的是段祺瑞还是因为某些原因在后世没有赢得相应的尊重。
段祺瑞不适合主政,比如后世历史的败笔,成为日本的代言人,但是用他来辅助执政,意义就不一样。
“如今时局多艰,腐败横行,内外交困,芝泉兄就忍心袖手旁观?”
“这,这个么。”
段祺瑞沉吟起来,他的确想要留下来,但是更多的确是犹疑。
这是徐树铮终于忍耐不住,站起来大声问道:“总理继续职责也不是难事,关键是,大总统阁下,你愿意给多少的权力总理职位。总统制大权独揽,内阁总理可不能当个摆设,只当个管家。”
有文采,而且毕业于当时相当稀罕的日本士官学校的徐树铮,自视甚高,周围的人和他自己都觉得他徐树铮就是文武全才,根本没把南北的军人政客巨头放在眼里。段祺瑞圈子里头的人,除了靳云鹏之外,都挺佩服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