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日俄战争之后,虽然日本没有得到战争赔款,但仍然不顾财政困难,强行确立了扶植战争产业的国策。
当时日本的贸易结构是,向美国出口生丝,向中国及朝鲜出口棉纱和棉布;从印度和美国进口原棉,从英国、德国、美国进口钢铁和机械。
日俄战争后,日本生丝出口增加,控制了美国市场。新建的六大纺织公司则垄断了对中国的棉布和棉纱出口。日俄战争前刚刚开始建设的重工业也得到了急剧发展。
在演变成消耗战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深受生产不足之苦,使政府痛感扶植和利用民间重工业的必要性。在陆海军和铁道院的资助下,继私立的住友铸钢厂之后,相继建立了神户炼钢、日本钢管等私营钢铁厂。
眼下日本不但重工业遭受重创,就连轻纺工业,也因为之前的失策而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美国市场的生丝份额逐年给中国分享,甚至急剧恶化,中国的棉花、棉布与棉纱不但迅速的在争夺本土市场,还在高端产品的出口上完全的压过了日本与英国。
这就是日本前几年太过轻视中国的下场,以为在轻纺行业上可以高枕无忧,凭借着朝鲜与中国市场,能够像英国一样,轻松获得大量的利润,从而走重工业道路,谁知道现在轻纺工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
去年日本的钢铁总产量才360多万吨,而中国光是粗钢产量在明年就要超过480万吨,生铁就更加的吓死日本钢铁行业。
国比国气死国,日本目前需要进口大量的钢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购买。
他们不买不行,中国钢铁运输成本低,价格便宜,价廉物美。
就好比中国的棉纱、棉布等产品,同样价廉物美,日本政府设置了贸易壁垒,才使得中国的这一经济侵略没有得以成功,但是日本依然在大量进口中国的棉种,这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日本一直在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