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的爆发简直让日本欣喜若狂,全民都陷入了无比的激动与亢奋中。
战争,意味着订单,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这对于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日本来说无比的重要,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为了获取协约国的大笔订单,日本立即响应了英国的召唤,为协约国提供各种海上运输的保护,并且提出要加入作战。
无论是日本的军阀与财阀势力,还是基层军官们,都欢呼着,将这次机会称为“天佑”。
元老井上馨写信给大隈首相和另一位元老山县有朋说:“这次欧洲之大乱,对日本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日本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
“天佑”也是有用意的,今年4月,日本终于实现了关税独立自主和法权上的独立平等。但日本克服半殖民地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过程又是日本军国主义产生、成长的过程。军阀当局制订了“大陆政策”,即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政策。1895年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都源于推行这一政策。
日俄战争后,日本引入大量外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但是,1907年经济危机后,生产并没有恢复真正的繁荣。重税、高额租佃、低工资、农民工人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繁重的军费和殖民地统治费导致国家财政几乎破产。
而随着中国开始与日本进行全面竞争,采用压迫式的经济打压,以及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使得日本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
1914年外债达成协议29亿8000万日元,超过同年税收的10倍,难以支付利息;贸易继续入超,导致硬通货现有数额连年减少,无法维持兑换制度。
以这种经济情况为背景,民众打倒阀族、反对扩军、减税、停税的斗争冲击着官僚、军阀政府,已连续推翻了两代内阁,国内危机四伏。国际方面,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本身加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