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芬就预见到这样一次进攻。德国人对付进攻的计划规定,首先集中兵力打击(俄国)第1集团军,尔后利用他们所处的内线或中心位置,及其优越的交通网络,将部队迅速西调,打击(俄国)第2集团军。
然而,此次进军,俄国人初战告捷,但这个胜利给他们带来了不幸的后果。指挥第8集团军的是马克斯?冯?普里特维茨-格拉弗罗恩中将,他是一个利己主义的政治将军。其人表面傲慢,内心虚弱。他的部队于8月17日在斯塔鲁佩伦与伦南坎普夫首次接触(这一仗是一位能干而富进取心的德国军长赫尔曼?弗朗索瓦硬要打的)之后,第8集团军的3个军于8月20日在贡宾嫩对俄国第1集团军发动一次协同得不好的进攻;同日远在南边的萨姆索诺夫(第2)集团军越过东普鲁士边境。德方一个军
[
译者注:弗朗索瓦指挥的第1军。
]
在贡宾嫩取得了战术性胜利;其他两个军则被击退了,于是普里特维茨陷于动摇。他向位于西线的德军总部的毛奇报告,说他打算撤退到维斯瓦河以西,从而放弃整个东普鲁士。这是毛奇无法容忍的。普里特维茨不得不滚蛋。他的继任者是保尔?冯?兴登堡将军,此人原已退役,现在应召复出;他是一个“木头巨人”,后来充当阿道夫?希特勒的傀儡。曾协助攻克列日要塞的埃里希?鲁登道夫被任命为兴登堡的参谋长。
但是他们到任之前,事态正向高潮发展。第8集团军参谋部作战处长马克斯?霍夫曼中校向普里特维茨表明除非打退萨姆索诺夫集团军,否则向维斯瓦河西岸撤退几乎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普里特维茨批准霍夫曼的明智计划,即用铁路和强行军将第8集团军主力从贡宾嫩和因斯特堡间隙向南向西调动约130英里,以便集中兵力打击萨姆索诺夫,同时留下1个德国骑兵师在依托哥尼斯堡城垛的要塞守备部队的支援下,牵制整个俄国第1集团军。
8月23日夜间,当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接管指挥权时,德军变更部署的工作(8月21-25日)进展顺利。奉命阻滞萨姆索诺夫缓慢前进的德军第20军己投入战斗;在鲁登道夫鞭策下,其他两个军于26日猛攻萨姆索诺夫的右翼。27日,另一个军——弗郎索瓦将军的第1军一赶到俄军左翼,就开始合围进攻。
随后进行的坦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