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珠玉在前,写出来也实在丢人。”
刘备就有些不服了:“那枚公文赋,能有子瑜厉害么?”
旁边的诸葛瑾万万没想到这都能引火烧身,连忙暗示:首先,我并没有招惹任何人……
刘备却说:“我素知才智卓绝之人,一通百通。辞赋乃是小道,或许子瑜不屑于专研,但以你之智,便是随便口占几句,也绝对差不了,也算到此一游了——我若能吟,多少也得来几句,可惜全然不会。”
诸葛瑾原本是拒绝当文抄公的,因为他觉得装逼打脸没意思。他现在也不需要在普罗大众中扬名,那些东西对他毫无价值,还妨碍他低调做人呢。
但听刘备说得诚恳,他也知道刘备并不是阴阳怪气挤兑,而是真心觉得“奈何老子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想找几句应景的词儿感慨发泄一下。
既如此,诸葛瑾生出一念:“既是将军胸有块垒不得抒发,见绝景而不知描述,瑾就随便口占几句。不过,既是吟诵诗赋,总要加些彩头。”
刘备一愣,随后喜出望外。
诸葛瑾一直是客卿身份,超然于众人,帮了那么多忙,始终没法报答。难得诸葛瑾居然开口跟他谈条件,刘备当然是巴不得赶紧还人情:
“呦,先生无所不能,竟还有用得到我之处?尽管开口无妨!”
诸葛瑾也就小打小闹,喊过旁边那几个糜竺派来的人,对刘备说道:“这位唐兄,以及旁边几位都是跑江船的好手,子仲临时调拨给我使唤的,还带了三百护卫、水手。
瑾就请将军一事:一会儿我为此广陵潮作歌一首,若是将军满意,就让子仲把这三百人,以及他们的舟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