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知商鞅呀。商鞅谋事,不求安逸,只谋闻达。正因为这儿是块险地,商鞅才会起劲儿。再说,大国博弈,最险处反而最安全。你且看看,多少大国断了社稷,泗上小国的宗庙却大多续着。为什么会这样,贤侄可曾想过?”
“这倒也是。”景翠略顿,“以叔父之计,我当如何应对?”
“你将商鞅的诉求急奏大王,让大王也封他个商君。商鞅得到此封,秦必伐之,鞅也必求救于楚。楚人入商洛,合鞅之力抗秦,秦人必退。那时,商鞅想赶贤侄,怕也没有那么容易,楚或可不战而得商於!”
景翠大喜,拱手道:“叔父妙策,小侄这就陈奏!”
当冷向马不停蹄地赶回於城时,府门两侧赫然站着八名秦卒,气氛森然。冷向欲入,这些秦卒认不出冷向,持戟拦住。冷向正自疑惑,朱佗从府中走出。
“冷兄!”朱佗迎上,冲兵卒扬下手,带他进府。
“怎么回事儿?”冷向悄问。
“君上将人全换了,这在殿上议事呢!”朱佗应道。
冷向走上台阶,见殿里坐着四个将军及六个长老,正与商鞅议事,便悄声退出。
许是议得差不多了,商鞅瞄到冷向,朝众人拱手道:“诸位将军,诸位长老,我们今天就议到这儿。总体一句话,楚人磨刀霍霍,鞅求诸位各司其职,全力以赴,严阵以待!若是发现有谁懈怠,当以秦法论处,绝不姑息!”
待众人散去,冷向疾步走进,喜形于色:“主公,大事成矣!”
商鞅急道:“快说,怎么个成法?”
府宰从袖袋里摸出密函:“主公请看!”
商鞅拆开,是景监的字迹:“闻知商君安全抵达商洛,监心安矣。商君所求,监已尽知,监已恳请世侄景翠具表陈奏楚王,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