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不知。”靳尚略略一怔,垂首应道,“不过,以臣推测,张子既是大才,若是见用于楚,必对秦国不利。陈轸既与昭阳相善,自也应为昭阳谋划。可惜如此大才,千里迢迢奔楚,为楚立下盖世奇功,却不明不白地死于暗算,当真是楚国之悲。再说,有朝一日山陵崩,殿下执掌大柄,身边若无张子筹策,岂不是个缺憾?”
靳尚利舌如矢,句句射中太子槐心扉。
太子槐再无迟疑,凝眉有顷,抬头问道:“依爱卿之见,本宫该当如何行事?”
“大王所失,不过是一块宝玉。张子以一人之力,得越地数千里,此功难道不抵过吗?殿下可恳请大王,求他看在张子灭越这桩功劳上,赦免死罪。只要张子留得一命,就有戏文可唱。若是张子死于非命,一切全都没了。”
太子槐又踱几步,眉头一动:“有了!起驾章华台!”
“臣遵旨!”
靳尚备好车驾,扬鞭催马,载太子槐驰向章华台,叩见威王。
威王虽仍有余怒,但气头已过,态度较昨日明显缓和。
太子槐趋前叩道:“儿臣叩见父王!”
“你是为张仪求情来的吧?”威王开门见山,冷冷问道。
“儿臣不敢,”太子槐再拜,应道,“儿臣以为,和氏璧是我镇宫之宝,张仪竟敢在众目睽睽下将其窃走,其心可诛,罪在不赦!鉴于此案重大,且又涉及上柱国昭阳及数十位嘉宾,儿臣甚想亲审此案,叩请父王恩准!”
威王思索一时,点头:“也好。你可代寡人问问张仪,寡人待他不薄,还打算委他重任,他为何恩将仇报,做此苟且之事?”
“儿臣遵旨!”
太子槐领完御旨,匆匆赶至司败府,闻知项雷正在刑室审问张仪。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