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左相,张仪,主外交,二是右相,公孙衍,主内政。
秦王已知公孙衍心思,回来之后,决定先召张仪征询。
张仪进宫,屁股尚未坐定,即拱手贺道:“臣恭喜大王!”
“哦?”秦王似吃一怔,“爱卿因何而贺?”
“大王得到贤相,此为秦国大喜,大王大喜,臣是以恭贺!”
“贤相?”秦王忖思自己回宫,尚未对任何人讲起此事,极是震惊,“爱卿呀,你这讲讲,寡人得到何人为相了?”
“大良造呀!”张仪脱口而出。
“呵呵呵,”秦王朗笑起来,“爱卿这是长了千里眼、顺风耳啊!”
“非也。”
“咦?”秦王歪头看着他,“既然未长,爱卿何以晓得寡人已得大良造为相?”
“是大良造自己讲的。”
“哦?”秦王震惊了,“他是如何讲的?”
“大良造讲给上大夫,上大夫讲给公子华,满朝文武这也全都知道了。大家都在为大王欣喜,为大秦庆幸。”
秦王眉头紧皱,沉思良久,挥退张仪,密召公子华,查问张仪所言果然属实,心甚不悦,决定暂先晾公孙衍几日,让他多个思量。
翌日上朝,秦王颁旨设立左相府,拜张仪为左丞相,但未明确左相职责,更未旨令他辖制百官。明眼人一眼可见,既设左相府,就会有右相府。
公孙衍却不这么想。
三日之后,当公孙衍的辞呈摆在案头时,秦王方才追悔,反思自己身为君王,气量确实小了,赶忙召来公子疾,让他前去劝留。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