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车卫国紧急动员,选将调兵,筹备出征,公子疾、公子华则先行一步。公子华通知分散于列国的所有黑雕,将他们分作六个大组,分别配合东征行动,自己亲至魏国会合天香,于大梁城内设立黑雕分台,居中指挥。
与此同时,公子疾率领一支逾百人的使团车马,旌旗招展地越过周地,直入韩境,觐见韩宣王。
递呈国书与礼品之后,公子疾将秦惠王的口谕一字不落地复述给韩宣王,请求他允准秦卒借道伐齐。
韩宣王收下国书,安顿好秦使入驻馆驿,急召公孙衍与公仲入宫议事。
二人也已晓得所为何事,尤其是公孙衍,几天前就已接到了苏秦的密函。
“王上,”公仲直抒胸臆,“不知怎么的,一说到借道伐国,臣就会想到虞、虢之事。唇亡齿寒,虞公借道,终归落了个亡国断祠,臣早晚想起来,背脊骨都是凉的!”
公仲没有明说反对,但言外之意是显然的。
韩宣王看向公孙衍。
“王上可以借道。”公孙衍喝一口手中的酒葫芦,夸张地吧咂几下嘴皮子。
身为国相了,公孙衍仍旧是葫芦不离手,时不时就喝上一口。
“哦?”韩宣王身体趋前。
“王上可知不借道的危害吗?”公孙衍再喝一口,放下葫芦,盯住宣王。
“请爱卿详解!”
“若不借道,王上可有三大险处!”公孙衍侃侃说道,“其一,借道伐国,自古有之。既然事不关己,王上有何理由不借呢?其二,韩地与齐地远隔山水,韩地与秦地却是相傍相依。宜阳之南就是商於谷地,宜阳位于洛水之侧,洛水上源是上洛,今为秦人所有,宜阳之北是焦、陕、曲沃,焦、陕、曲沃之西是函谷道。函谷道在秦人手里,焦、陕等在秦之盟友魏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2页 /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