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是何感悟?”
“前面三句相对易解,只有最后一句,公私私公,在下久不得解,四方求问,直至数月之前在稷下遇到奇人点拨,方有所悟!”
“哦?”张仪微微倾身,“是何奇人?”
“杨子。”
“可是那个一毛不拔的杨朱?”张仪来劲了。
“正是。”苏秦淡淡一笑。
“他还活着?”张仪两眼放光。
“是哩,”苏秦点头,“在下差点让他放狗咬了!”斟一盏酒,一口饮下,缓缓讲起稷下之事,讲他如何请教孟子,如何请教农家的许子,又如何遇到杨子,讲杨子如何责他,如何让他拔羊毛,拔犬毛,他又如何从他牧羊,如何听他教诲,等等诸事,一五一十细述一遍,听得张仪二目睁圆,恨不得一步踏到临淄,寻访那个杨子。
“仪弟,”苏秦从杨子身上转回,言归正传,“经过杨子诠释,在下算是多少明白先生所示了。”
“先生所示何在?”
“先生所示共是四句,‘纵横成局,允执厥中,大我天下,公私私公’。‘纵横成局’,乃是你我当如何作为,‘允执厥中’乃是你我当秉持何德,‘大我天下’乃是你我当志发何向,至于这最后一句,‘公私私公’,乃是先生展示‘大我天下’的达成之道!”苏秦缓缓解道。
张仪闭目有顷,睁眼:“依苏兄所悟,此道如何达成?”
“大我天下,乃大同之世。”苏秦解道,“人类初成,性纯质朴,共妻共子,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之后有家,私欲滋生,王权天授,封妻荫子,天下入争。然而,私欲一如洪流入壑,越冲越大,越大越冲,终至于泛滥成灾,形成方今的大争之世。”
“苏兄是说,达成目标,乃回归于公?”张仪眯起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1页 / 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