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先祖就住在荆山脚下,饮荆川之水。几条荆川相汇之后,就成了它,丹水。我的祖先在丹水之阳设邑修城,繁衍生息,是为丹阳。”
“可丹阳为什么又在这儿呢?”
“因为周人过来了。周人打过蓝田,我的祖先抗拒不过,只好沿此水东下,来到这儿,筑下此城。此城依然在丹水之阳,依然叫丹阳。后来周人伐殷,我的祖先熊绎从周所命,随从周军征伐有功,被成王封为楚子,立国于此,是谓楚国。”
“原来的丹阳呢?”
“它不叫丹阳了,改叫商城,百多年前楚秦修百年之好,先王将之拱手送给秦人了。”
“先王就不怕秦人沿着这条丹水打过来吗?”白云睁大眼睛。
“是的。”屈平指向西北,“不过,一则和亲了,二则先王有备。沿此河而上,在丹阳与商城之中,先王使人修筑一关,叫荆紫关,设重兵镇守。”
“哦。”白云看向另一条水,“它又是从哪儿流来的呢?”
“於城。”
“於城不也是秦人的吗?”
“在我出生的时候,”屈平指着淅水,“於城还是楚人的。那辰光,我大楚与秦人在於城之西各设一关,我们的叫西武关,以阻秦人。秦人的叫东武关,以阻楚人。所以,秦人虽据商洛,但我有於城十五邑,更有荆紫关、西武关相阻,秦、楚是以相安无事。然而今天,就在那儿,由此向北不足五十里,是淅邑,再不足五十里,就是於城,连同周遭十余邑,这辰光全都是秦人的了。”指向眼前的丹阳,长叹一声,“昔日的都邑,如今成为抗秦的前沿,且丹阳与淅邑之间,无任何关隘可以阻挡,叫我大楚情何以堪?”
“阿哥,”白云小声,“大王不会一直把我们关在这儿吧?”
“是他们,不是大王!”屈平为怀王辩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8页